前沿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前沿技术
  • 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正在迎来一场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的爆发式发展。2022年11月30日,OpenAI公司推出一款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其出色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个月突破1亿用户,国内外随即掀起了一场大模型浪潮,Gemini、文心一言、Copilot、LLaMA、SAM、SORA等各种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2年也被誉为大模型元年。当前信息时代正加快进入智能计算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突破层出不穷,逐渐深入地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024-05-14
  •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凯没有想到,自己多年前在云端“复活”母亲的想法,如今已壮大成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 近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复活”已逝亲人、名人的消息时见报端。不少人也跃跃欲试,尝试着为自己塑造一个“数字分身”。科幻电影里关于数字生命、数字永生的想象,仿佛已经近在眼前。 当“云上栖息”走向现实,一时间数字生命成为热议话题。有人对此充满期待,认为它不仅能够抚慰心灵,还有望成为未来的劳动力,发挥正向价值。有人则表示担忧,认为数字人在满足人类需求的背后,实则隐藏着生命伦理、...
    2024-05-13
  • 当前,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形成了全球泛在的智慧供应链网络。 智慧供应链是指基于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共享,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可视度和协同性,优化供应链的流程和效率,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升客户体验的目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愈发深入。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也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智慧供应链安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人工智能驱动...
    2024-05-13
  •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陈雅静)近日,清华大学主办的第六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研讨会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2013年,由清华大学建设并运营的中国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线,2014年4月,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导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成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汪潇潇介绍道,十年来,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依托清华大学技术及学科优势,开展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理论、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共享应用研究,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2024-05-11
  •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夏晓伦)智能制造、标准先行,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国家标准GB/T 43851-2024《制造物流系统互联互通通用要求》(以下简称《通用要求》)于近日发布。 专家表示,制造物流作为连接供应、制造、客户的重要环节,在智能工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解决各物流业务间的系统隔离、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物流系统全过程一体化集成运行,对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通用要求》是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年版)》...
    2024-05-10
  • 光子芯片是未来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业界一直在寻找可规模制造光子芯片的优势材料。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欧欣领衔的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钽酸锂异质集成晶圆,并成功用其制作高性能光子芯片。该成果5月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欧欣介绍,不同于电子芯片以电流为信息载体,光子芯片以光波为信息载体,能实现低功耗、高带宽、低时延的效果。不过,现阶段的光子芯片受限于材料和技术,面临效率较低、功能单一、成本较高等挑战。 类似于电子芯片将电路刻在硅晶圆上,团队将光子芯片的光...
    2024-05-10
  • 为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算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其中算力券的发放成为一大亮点。业内人士指出,算力券对数字经济的推动效果逐渐显现,在此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其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多地发放算力券 近期,多地政府出台算力券政策,通过发放算力券,鼓励企业加强算力投入,推动产业创新。 北京市2023年制定了《北京市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于开展大模型训练和应用落地相关工作的企业,每年对实际使用算力产生租金的2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得200万元补...
    2024-05-09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运行消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大模型为何成了耗能大户?能耗问题会不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绊脚石”?如何解决能耗问题?
    2024-05-08
  •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7日报道,英特尔公司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神经形态计算机Hala Point。它包含11.52亿个人造神经元,分布在1152个Loihi 2芯片上,每秒能进行380万亿次突触操作。英特尔公司希望,这种旨在模拟人脑处理和存储数据方式的计算机能提高人工智能(AI)模型的效率和能力。 科学家对神经形态计算机寄予厚望,因为这种计算机使用人工神经元执行存储和计算功能。这使数据无需在各组件之间来回穿梭,从而获得更高的能源效率。 英特尔公司声称,Hala Point在运行优化问题时耗费的能源仅为传统计算机的百分之一。未来希望这...
    2024-05-08
  • 工业是5G应用的主战场。日前,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5G与工业自动化融合应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5G工业应用已从生产外围辅助环节逐步深入至生产核心控制环节。 自2019年5G规模商用以来,我国通过政策引导、建设指引、试点示范等措施,持续推进5G在各行业的应用,全国范围内“5G+工业互联网”项目呈规模化发展态势。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5G应用已经融入到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在工业、矿业、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规模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
    2024-05-08
首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尾页 共158条信息/共16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