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前沿技术
  • 新华社合肥5月12日电(记者戴威)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干涉仪中的单台望远镜提升约14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传统成像技术的分辨率受到单个孔径衍射极限的制约。为突破这一极限,研究人员致力于发展各类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例如,事件视界望远镜构建了一个地球尺度的合成...
    2025-05-14
  • 科技日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华凌 通讯员戴聿雯)记者7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网络安全攻防与监测团队研发的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网络安全大模型近日正式落地应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网络安全攻防与监测团队负责人张錋介绍,该电力行业网络安全大模型以光明电力行业大模型为基座,使用电力行业网络安全标准规范、漏洞案例、攻防实战数据等10类核心训练语料多轮训练微调而成。通过网络安全行业测评数据集CS-Eval测评,其在网络安全垂直领域知识理解能力明显提升。 该模型聚焦电力网络安全监测、情报分析、风险监测、代码分析、...
    2025-05-08
  •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政策文件要求,充分考虑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路线的定位,在国家数据局指导下,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重点围绕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业务流程、安全要求等方向开展研究,经过充分调研、多轮研讨、征求多方意见、专家评审等,编制形成《可信数据空间 技术架构》技术文件。 本技术文件规范了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明确了可信数据空间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定位,描述了可信数据空间作为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
    2025-05-06
  • 企业利用大模型一键生成排产计划、钢铁厂的转炉被装上“火眼金睛”、大模型成为服装设计师的“私人助手”……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瞄准垂直行业应用,与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在细分业务场景中推动实现降本增效。 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推动制造业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业内企业也积极展开探索,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加速大模型应用精细化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
    2025-05-06
  • 记者从国家网信办获悉,日前,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实需要,并回应社会各界期待关切,国家网信办持续指导国内软硬件企业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工作。今年4月,未成年人模式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和系统性升级。 据悉,未成年人模式的特色亮点和主要功能包括—— 从操作方式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三方联动,大大降低了模式的使用门槛,家长可在手机端显著位置点击图标,“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所有应用程序同步切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安全可控的...
    2025-05-06
  • 当下,智能手表凭借便携性成为健康监测的“新宠”。从简单的心率、血氧监测,到复杂的睡眠分析、疾病风险预测,智能手表为用户开启了一场健康管理的新体验。 据分析机构Canalys数据,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实现稳步增长,出货量达1.93亿部,同比增长4%。2024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出货量占全球30%,同比增长20%。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智能手表和手环销量明显提升。调研机构IDC数据也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腕戴设备线上销量突破3000万台,同比增长23%。 2024年中国前五大腕戴设备厂商排名 来源:《IDC...
    2025-04-27
  •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低空应用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展,为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空间。记者近日前往山东、广东、重庆三地,观察低空应用在医疗保障、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方面带来的新变化,这些变化让公共服务更便利、离你我更近。 医疗保障——“云端通道”效率高 日前,一场生死救援在山东青岛和烟台两地展开。 烟台市莱山区烟台山医院一名早产儿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持续开放,转院急救迫在眉睫。经过检查研判,这名早产儿需要转运至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医院进行救治。...
    2025-04-21
  •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国际能源署官网10日报道,该机构9日发布了特别报告《能源与人工智能》,对能源与人工智能(AI)之间日益增长的联系提供了迄今最全面的全球性分析。报告显示,在AI应用的大力助推下,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这将给全球能源安全以及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带来新挑战。 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全球数据中心占全球电力消耗量的比例以每年12%递增。按照现有速度,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每年约945太瓦时,略高于目前日本每年的总用电量。 报告称,一个100兆瓦数...
    2025-04-14
  •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焦磊)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行开馆仪式,展出“蛟龙号”深潜体验舱等展项,旨在展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展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 大阪世博会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办,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中国馆占地面积3509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据悉,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以“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为叙事脉络,首次在全球零距离对比展示由中国嫦娥5号、6号...
    2025-04-14
  • 数据标注是对数据进行添加标记、说明、解释、分类和编码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提升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近日,我国首个数据标注产业专项规划——《合肥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 “《规划》立足安徽合肥产业基础,以打造国际领先的数据标注创新基地为目标,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合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彭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到2027年底,合肥标注数据规模将达到3000TB,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支撑相关产业规模迈上千亿元台阶...
    2025-04-07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158条信息/共16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